台股8月出現單日史上最大跌幅,並一度創下新低來到7203點,震撼了所有政府官員,台股救市的「國家隊」也粉墨登場,旋即反彈千點。但看到中國大陸「國家隊」今年以來的護盤政策均以失敗告終,投資人當然也會擔心台股護盤沒用,也因此在這波反彈的過程中,融資餘額竟然不增反減。其實,股市終究是反映基本面,只有靠護盤遲早會失效,因此散戶會怕並不難理解,但事實上,這波反彈正是為Q4基本面行情暖身,如果誤以為只是政府硬拉而對股市灰心,錯過行情將會很可惜。
今年冬天可望暖呼呼
最明顯的證據就是近期除了陸、港股持續疲弱,歐美、日、韓、東南亞股市也都強勢反彈,像是道瓊指數就在近1週的時間大漲1300點、費半指數大漲13%,還有菲股、巴西股市大漲8%,表現均不比台股差多少,而這些國家也沒傳出有「國家隊」進場護盤的消息,惟一能解釋同時大漲的理由就是基本面好轉,所以大家一起漲。通常人在恐慌時,會比較注意到負面消息,而忽略好的消息,事實上,從各項經濟數據來看,全球基本面並不差,Q4經濟很有可能吹起暖風,有望迎接暖呼呼的冬天。
從大趨勢來看,首先看到美國耐久財訂單的部分,此處所謂的耐久財,是指不易耗損的財貨,一般是指使用壽命超過3年的財貨,如國防設備、飛機等運輸設備、企業機器等資本設備,以及一般消費性耐久財如汽車、家電用品等。企業會想購買這類商品,通常就是看好未來3、5年以後的景氣,才會願意做出這麼長期的投資,故亦被視為製造業景氣的領先指標。而美國不僅6月耐久財訂單增幅從原本預估的0.7%上修為1.4%,跌破市場眼鏡,根據最新公布7月耐久財訂單更是勁增2.2%,創下去年6月來最大漲幅,且為連2個月上揚,顯見景氣其實遠比想像中強勁。
由於汽車是耐久財之一,所以耐久財訂單的看好,也可從汽車銷售狀況驗證。目前美國7月汽車銷售量約1760萬台,已經寫下2001年以來首次連續3個月超過1700萬輛的銷售紀錄;此外,美國7月新屋銷售量也上升5.4%至50.7萬棟,均價為285900美元,較去年同期上升2.0%,均凸顯出經濟確實有好轉,人民也對未來有信心,願意消費,做出中長期投資。
歐元區同樣欣欣向榮
歐洲方面也呈現欣欣向榮,近期多項歐元區領先指標,如PMI、德國的IFO(商業景氣指數)或ZEW(經濟景氣指數)數據持續呈現溫和成長,歐元區8月製造業的PMI持平於52.4,比市場預估的52.2好;服務業PMI則是從54升抵2個月來最高的54.3,均高於預期,而這是拜德國Q2的GDP?季增長0.4%、年增長1.6%的好成績所賜,由於德國是歐元區經濟的火車頭,在德國經濟持續強勢下,歐元區也不會差。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非凡商業周刊》2014/9/4 No.952】
|